如何预防高温对作物的伤害?
高温天气对农作物造成的伤害很大,一旦遇到高温,土壤干旱,作物缺水,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,还会引发各类生理性病害。
比如葡萄,开花期遭遇高温,就会导致落花落果,其实温度一旦超过35℃,很多作物的授粉就会受到影响。
再比如水稻,授粉期间遭遇高温,就会受到抑制,产量降低;马铃薯遇到高温了块茎会停止膨大;西红柿遇到超过40℃的高温会落花落果。
在高温情况下,植物为了自保,气孔会关闭,减少蒸腾作用,从而影响钙的吸收,导致作物出现缺钙的症状。如果在缺水时期浇大水,很容易出现裂果,这时候需要补充钙元素,开展节水灌溉。
露地葡萄在果实膨大期,会发生日灼的原因。高温或者光线直射都会造成日灼。
如何预防高温呢?
1.用水降温
在高温季节,适时灌溉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,使温度降低1℃~3℃,从而减少高温对作物花器官和光合器官的直接伤害。通过喷灌设施或喷雾器直接向作物茎叶喷洒冷水也有降温作用,降温幅度一般在1℃左右。
2.人工辅助授粉
高温干旱季节,作物自然授粉和授粉能力下降。玉米、高粱等异花授粉作物人工授粉,可减少高温对作物授粉受精的影响,比自然授粉结实率提高5%~8%。
风途科技农业气象站实时采集温度、湿度、风速、风向、气压、降水、光照、二氧化碳等气象因素,辅助农业决策!